别号:孩儿参、童参。
来历: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枯燥块根。现多培养。
产地:主产于江苏、山东、安徽等地。
性状辨别:块根细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,平直或曲折,长约3~7厘米,直径2~5毫米。外表淡黄白色,半透明,微有纵皱,并有若干横沟纹及须根断面后的痕迹。根头钝圆,多有残留的茎基或茎痕,下端渐细。质坚固而脆,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,角质样(加工时沸水焯过)直接晾干的断面为白色,有粉性。气微,味甘。以肥胖,黄白色,无须根者为佳。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隶属医院肿瘤科曾普华
【太子参_太子参的成效与效果_太子参的成效_太子参图片】
首要成分:含果糖等。
药理效果:益气、生津。补力远不及人参,且侧重于补益阴气、生津止渴、调肺润燥。
编造:生用。
性味:甘、苦、微温。
归经:入脾、肺经。
功用:补气、生津。
主治:肺虚咳嗽,脾虚泄泻,久病气虚,气短自汗,精力疲倦,津液缺乏。
临床运用:体质衰弱而属阴虚者较适合,特别适用于肺气缺乏、伤津口渴、阴虚咳嗽的患者;对改进消化吸收功用(补益脾胃)也有必定的协助。小儿病后体弱无力、自汗,用之亦佳。此外,还有报道说用太子参配五味子等治神经衰弱,效果较好,方如参味合剂。
与人参比较:人参补力胜于太子参,强心救脱,或体虚而偏于寒者用人参较好;太子参较柔润,用于阴虚血热则较适合。但在一般补剂中,也可用太子参代替人参。又血压偏高不宜用人参时,可用太子参代替。
与西洋参比较:两者都能生津,但太子参稍带补气效果。在热病或病后伤津、呈现唇舌枯燥症状时,或热邪未尽而正气已伤者,可用太子参代替西洋参。总归,对太子参的功力不宜估量过高。论滋水制火,太子参不及沙参、玄参;论补益元气,太子参乃至不如党参。但在必定的情况下,代替人参、党参运用,仍有其价值。
运用留意:习惯上不予藜芦配伍。
用量:因药力较缓,故用量宜稍大,相当于人参的2~3倍,常用15~30g,不需另炖。
处方举例:参味合剂:太子参浸膏2毫升,五味子酊1.5毫升,酸枣仁酊3毫升,单糖浆3.5毫升,共制成10毫升,每日2词,每次5毫升,开水冲服。
注:《本草纲目拾遗》有“太子参”一名,系指五加科人参之小者而言,但产品并未用此称号。
太子参
¥3980.00/件检查概况
¥3980.00/件检查概况
¥153.00/件检查概况
¥68.00/件检查概况
¥59.00/件检查概况
¥74.00/件检查概况
¥89.00/件检查概况
¥91.00/件检查概况
¥73.00/件检查概况
¥90.00/件检查概况
¥88.00/件检查概况
¥91.00/件检查概况
¥88.00/件检查概况
¥340.00/件检查概况
¥220.00/件检查概况
¥395.00/件检查概况
¥275.00/件检查概况
¥275.00/件检查概况
¥120.00/件检查概况
¥398.00/件检查概况